锅盖面,也称镇江小刀面,是中国十大名面之一,被誉为"江南的天下第一面",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道地方特色传统美食。成品的锅盖面具有软硬恰当、柔韧性好等特点,是一道老少咸宜的小吃。
锅盖面用的面条是"跳面"。所谓"跳面",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,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,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,既上下颠跳,又似舞蹈,似杂技,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,用刀切成面条。
巴拉巴拉还是先敲重点吧,那么镇江究竟哪家店的锅盖面好吃呢?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几家!
1.镇南面馆
2.绍顺兴锅盖面
3.老赵面店
菜品历史
锅盖面做法源于清朝。据传,乾隆下江南时,到镇江张嫂子伙面店时,张嫂子忙中出错,误将汤罐上的小锅盖当成大锅盖,撂到面锅里,煮出来的面条却很可口,还被乾隆夸赞。 虽然锅盖面的做法在清代就已经出现,但锅盖面的叫法却只有30多年的历史。1979年,镇江当地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为对外宣传镇江出谋划策的会议,10多名老文化人提出,镇江的老三怪太俗,建议改变说法,众人商量后提出了现在流行的新"三怪"的说法。这一说法,后来逐渐刷新并覆盖老"三怪",成为镇江的名片。新"三怪"流行以后,锅盖面也渐渐得名。 菜品制作
做法一 面条,酱油,绵白糖,味精,虾仁,八角,香叶,盐,青头,熟猪油或芝麻油。 1.将锅放在中火上,加入清水250克,虾籽下锅煮沸。 2.3分钟后,放入绵白糖,溶解完后倒入酱油,烧沸离火,用小火慢炖1个小时。 3它冷却之后,装入容器里面待用 4.锅内放进清水烧沸,放入面条。 5.盖上小锅盖。将空碗放在锅台上,逐碗倒入酱油25克,熟猪油或芝麻油10克,加上适量青头和味精0.5克。 6.面锅滚沸后,加适量清水,使面条熟透,大沸时揭去盖,清除浮沫,将面条逐份捞入碗内,浇入适量面汤即成。 7.青头,也就是用各种蔬菜制成的面卤。生的有蒜泥、蒜花、漂菜;熟的有小青菜、川芎、青椒、豆芽、香干,将这些蔬菜择洗后,用沸水焯熟,切成丝或段即成。[1] 做法二 面条(生)250g、黄瓜1/2根、鸡蛋(煮)1/2个、小葱1把、植物油1小碗、生抽1小碗、白糖3汤匙。 1.锅加热,倒入油,开小火,葱切段倒进去慢慢炸。 2.耐心炸约20分钟,炸到葱都干干的为止。 3.炸完之后直接倒入生抽和白糖,再煮,煮开了,关火。 4.煮面条,放入两勺葱油和葱,在容器里和煮好的面条搅拌均匀。 5.按喜好切了点黄瓜丝。 6.拌好后,加了半个熟鸡蛋。 7.多余葱油等冷却后装入密封瓶中,放入冰箱保存,现吃现取很方便。[1] 做法三 挂面250g、橄榄油2小勺、葱花少许、鸡精少许、糖少许。 1.准备好凉开水。 2.一边煮面一边备好葱花。 3.将煮好的面迅速过水至面温并控干。 4.在面上倒适量的鸡精、少量糖,迅速搅拌,让面均匀上色后在面上放入适量葱花。 5.热油,迅速将油浇在葱花上,然后将面搅拌均匀即可。[1]
|